文字是有溫度的。這溫度通過筆尖流淌下來具化為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一道道亮麗的風景。這溫度能治愈心靈,能陪伴成長。用心品讀,去感知文字背后的冷峻或熾熱,我們也就多收獲了一份睿智或美好。——初中語文教研組組長 廖虹
在2020“灣區(qū)杯”南山區(qū)初中語文第24屆學生現(xiàn)場作文比賽中,我校張芝慧、倪梓茜、 黃佳玉、邱茗樂、司馨妍榮獲二等獎。
道爾頓學子愛閱讀,也愛寫作,道爾頓的語文老師們希望孩子們的作文能寫出深度、寫出高度、寫出溫度,正如她們做有溫度的教育一樣。
什么樣的文章是好文章?好文章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老師怎么說!
作文小妙招
張麗萍 特級教師
如何圍繞主題選擇典型、真實、準確、新穎、富有表現(xiàn)力的材料,今天從選材步驟和方法上給大家支個招。
一、選材的步驟
選:在草稿紙上簡略地列出相關的材料,認真分析鑒別,選擇較恰當?shù)牟牧稀?/p>
比:比較選擇的材料,合理地安排材料的詳略。
定:定格突出中心的材料進行細節(jié)描寫。
二、選材的方法
(一)以小見大法
“小”指細小的事物,即平凡的小事、普通的小事。
“見大”是指從一件或幾件平凡、普通的小事中挖掘重大的意義?;蛘邚男∏楣?jié)、小感動中傳遞一種情感,表現(xiàn)人的精神、品質(zhì)、性格。要選小的材料,不選大而空的材料。
(二)避淺就深法
“深”是指要選擇能夠?qū)懗鋈说木駥用婧退枷肭楦械牟牧?,如習慣形成、興趣培養(yǎng),精神引領等。要在選擇點上有所取舍,盡量不選淺薄無思想的,而是選擇那些立意深,與主旨緊密勾連的材料。
(三)推陳出新法
“新”指選取新鮮、新穎、視角獨特的材料或者選擇通過普通的物品、普通的事件去聯(lián)系社會大背景,折射道理、反映主題、賦予作品新意的材料。
(四)去偽存真法
“偽”即指那些大而空、虛而假的材料。“真”指符合客觀事實的、現(xiàn)在發(fā)生的、未來有可能發(fā)生的“接地氣”的材料。多以第 一人稱,立足于自己所見所聞的經(jīng)歷,著眼于真情實感的熟悉的材料。記真事、寫真人、抒真情,才能更好地表現(xiàn)主題。
(五)多角度法
用片段式構思或者提綱式構思時,需要多個材料。這時要從不同角度在多個材料中選取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使所選材料涵蓋生活的面廣一些,更好地表現(xiàn)主題。
如寫媽媽的關懷,可以從思想上、生活上、學習上等不同的角度選取材料。幫助有困難的人可以從心理上、經(jīng)濟上、身體上的幫助來寫。
總之,素材主要來源于學校、家庭、社會、自然、閱讀,我們在學習中要善于總結歸類,就能在茫茫素材中慧眼找到所需材料,為我所用。
張麗萍,中學語文特級教師、省骨干教師、省模范教師、市二級功勛教師,教齡三十三年,哈爾濱市未來教育家培養(yǎng)對象。
曾被聘為黑龍江省“講學團”成員,到十二個地市送教下鄉(xiāng),上課改觀摩課,講成長故事,與當?shù)亟處熯M行探討交流。
所做的課改課被收錄在《新課例選》,光碟在全國發(fā)行。
曾兩次接受省廣播電視報的采訪,分享學科教學感悟、德育管理智慧。
三十年的工作經(jīng)歷中,參與過兩所學校創(chuàng)業(yè)、起步、發(fā)展的歷程,在品味著學校發(fā)展及個人成長的酸甜苦辣的過程中,不斷思考著、實踐著。
用“心中有愛,生活有情,教學有法,思想有德”自勉。以“內(nèi)心有陽光,事業(yè)有追求,做事有品位,工作有業(yè)績”勉人。
先后撰寫了二十余篇文章在報刊發(fā)表或在教育教學研討會上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