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康禮·克雷格”,我在長沙,雙胞胎哥哥在成都噢。
我們的爸爸“康德教育”遠渡重洋迎娶了我們的媽媽“英國克雷格公學”,他們一見傾心,無論是價值觀、辦學理念、還是培養(yǎng)目標都完美契合,同時,也得到了雙方“家族”的認可,于是,在英國當?shù)貢r間2019年6月17日下午,在雙方“家長”的見證下,他們正式結(jié)合了。“婚后”,他們相互信任、互幫互助,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和哥哥應(yīng)運而生。為了見證我們的“到來”,表達對我的重視和喜愛,也為了讓更多的親朋好友認識我們、了解我們、走近我們,爸爸媽媽于同年的11月2-4日為我精心準備了盛大的“生日Party”,而我和哥哥也從這一天開始有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叫“康禮·克雷格”。
康德英國總裁MarkCoggins與克雷格公學國際學校校長JamesDale-Adcock代表雙方在第十次中英經(jīng)濟財金對話上簽約

2019年11月2日,成都康禮·克雷格學校奠基儀式在成都市龍泉驛區(qū)洛帶鎮(zhèn)正式舉行

2019年11月4日,由湖南未來集團投資、康德教育集團整體運營的長沙康禮·克雷格公學正式舉行簽約儀式暨新聞發(fā)布會
為什么爸爸媽媽給我們?nèi)∶?ldquo;康禮·克雷格”呢?
“康”取自爸爸“康德教育”,“克雷格”取自媽媽“英國克雷格公學”;而“禮”則取自《論語》:博學于文·約之以禮。
爸爸媽媽經(jīng)常教育我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應(yīng)該“文”“禮”并重,在重視個人文化底蘊的同時,還要加強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兩者不可偏頗。其實,中國的許多古籍中都有對“禮”的表述,例如《禮記·曲禮》中也有記載:是以君子恭敬撙節(jié)退讓以明禮。這些文獻均闡釋了對“禮”的理解及認識。由于我和哥哥是混血兒,爸爸媽媽希望我們能放眼世界的同時立足中國,既接受全球教育,也能傳承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因此為我和哥哥取名“康禮”。
除此以外,我還有自己的專屬“頭像”。我的“頭像”主要由“蘭花”、“鑰匙”、“紋章”和“刻度”這四大部分構(gòu)成。
而“鑰匙”有開啟、竅門之意,象征著啟智作用,它將引領(lǐng)我打開知識世界的大門。我想我的爸爸媽媽也一定希望我能勤學多思,成為一個有思想、能夠獨立思考、善于解決問題的人。
我“頭像”中的“紋章”取自歐洲的盾形紋章和袍徽,這些盾形紋章和袍徽本出自歐洲上層社會家族所使用的旗幟和標志,原是權(quán)利的象征。但在我這里,卻是預(yù)示著我傳承了媽媽“英國克雷格公學”的貴族血統(tǒng)。同時,爸爸媽媽還把這種盾型的外觀改良成了圓形,目的是希望我能夠包羅萬象,也期待我的一生能夠和諧、圓滿。
較后,我要來說說“頭像”上的“刻度”。刻度有“規(guī)則”、“原則”、“嚴謹”之意。所謂“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而做事有條不紊、嚴謹、認真亦是我的態(tài)度。
對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的頭像除了由以上幾種圖形組成以外,還有一句英文“TOBEPROUD”,這句話翻譯成中文是“學會自豪”意思。爸爸媽媽告訴我,因為我擁有百年英國公學的貴族血統(tǒng),在胸懷世界的同時還很好的傳承了中國文化,擁有獨特的個性和藝術(shù)品位,兼具高貴、典雅、自信、嚴謹?shù)忍刭|(zhì),因此我值得為自己驕傲!另外,他們也希望我能用自身的優(yōu)良品質(zhì)去影響并改變周邊的同學們,希望他們也能夠遇見更好的自己,擁有各自的驕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