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看三大課程體系,都是在全球范圍內的大學廣泛被認同的,只是側重各有不同。
簡單來說,
IB是沒有任何國家文化背景的國際課程,從小學到高中,及職業(yè)課程均覆蓋;
A level是英國高中課程,是廣泛的在英國的高中中開設的課程;向下對接GCSE是初中階段采用的課程。
AP 最初是給美國學有余力的學生提前學習大學課程設計的考試,慢慢的長出來開始有了大綱,并且有很多的不同教材(與大學通用)。
IB DP
三種課程中,IBDP(大學預科項目)為幫助學生融入日益全球化的社會做好準備,所以要求全面。國際文 憑大學預科項目的學生必須從5個學科組(第1至第5學科組)中各選修一門課程,以使他們對自己的母語、(一門或多門)外語、社會科學、實驗科學和數(shù)學獲得廣泛的知識和理解。學生還必須從第6學科組中選修一門藝術課程,或從第1至第5學科組再選修一門課程。也正因為這樣對學生全面而面向未來的培養(yǎng)目標和實施下,IB才能夠在AP和AL兩家分別有美國和英國國家備書的課程當中成長,并廣泛的得到全球大學的認可。(已經(jīng)在全球156個國家開設課程。)
DP的每門學術課程都分為SL(Standard Level)和HL(High Level)兩個層級,要求學生至少選擇3門HL的課程,另外3門SL課程。每門課程的評分范圍均為1(最 低分)至7(最 高分)。作為TOK(認識論學習)和EE(專題論文)的一攬子成績,學生還可以最多獲得額外的3分。畢業(yè)證頒發(fā)給那些至少獲得了24分總成績的學生,他們在整個項目各學科中的成績均不能低于最 低分數(shù)要求,他們還要按照要求參與CAS(創(chuàng)造、行動與服務)。大學預科項目學生所能夠獲得的最 高總成績?yōu)?5分。也許是因為這樣全面的要求,所以在單獨學科的考試上IB DP的考試相對簡單,也是因為有這么多的論文和報告要求,所以對于英語的綜合能力要求也是最 高的。
因為IB組織對學生要求的嚴謹性,所以IB DP的成績直接被英國的大學標注錄取線直接采用,同時也被美國、新加坡等全球高水平大學直接作為學術水平優(yōu)良的標志。
AP
在這三種課程中,AP課程的自由度最 大,在一所開設AP課程的學校你甚至可以不選AP課,如果愿意付出也可以選超過10門的AP課,而國內一般每門AP課程開設時間為期一年就結課考試。原因在于AP設立的初衷是滿足美國的高中生中有能力去挑戰(zhàn)更高水平學術課程這部分人的需求,是高中課程之上的課程。而且因為美國大學學費之昂貴(每學分平均超過1100美元),給了高中學生在免費(美國高中免費)教育階段可以提前取得學分,到大學進行學分兌換而節(jié)省費用。因為美國的大學申請是一個由招生官人為判斷的制度(推薦電影Admission 招生辦公室 來了解),所以材料要求多,而單一材料的彈性范圍也大。學生需要提交四年的成績單和TOEFL、SAT這樣的標化成績進行成績輔助,并且要有教師推薦信,個人陳述等資料來從多方面判定學生的全貌,所以AP課程不是決定性的因素,自由度大。
從單獨的AP學科來看,對比其他課程深度上更深一些。以化學為例,理論化學的走的最深,所以學習AP化學當中物理化學比另外的課程都更加的深奧,原因是它是美國大學第 一年的課程水平,為將來繼續(xù)學習化學的具體某一領域打下理論基礎。所以AP的課程更加強調深度,這從考題上也能看出,在學科考試上看,AP是最像國內的高考的。同時因為美國各個州,各個學區(qū)的教學安排都不相同,所以也沒有統(tǒng)一的高中課程來對接AP課程,所以在國內開設AP的學校里自己的Pre-AP課程尤其重要。
對于美國的大學,看到學生的成績單上有AP課程,并且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就已經(jīng)是學術能力的認同。同時三個課程均是在5月份進行考試,7月份與8月份出成績。其中AL與IB DP作為兩年的課程,學生在12年級即高三下學期末參加考試,上學期申請大學的時候是根據(jù)預估成績進行申請的,而英國大學死板的靠分數(shù)錄取。對小部分學生來說他可能根據(jù)預估成績拿到了大學的預錄取,但正式IBDP考試中發(fā)揮失常沒有達到預錄取的分數(shù)線,而不能被正式錄取。而AP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一年完成的課程,所以學生可以在11年級甚至10年級的5月份參加考試,而在12年級上學期申請大學的時候利用已經(jīng)拿到的成績進行申請。
補充,College Board(美國大學理事會)也意識到自己對學生能力要求方面的不足,參考IB DP對于學生的能力要求,提出了AP Capstone Diploma。要求學生在完成4門AP的基礎上進行Seminar和Research,進而獲得文 憑。該計劃與2014年起在美國試運行,中國大陸2018年開始有學校參與。
A Level
A Level課程,是英國普通中等教育證考試高級水平課程,也是英國學生的大學入學考試課程。該課程體系的教學大綱、課程設置及其考試分別由英國四個主要考試局Cambridge Assessment International Examinations, 簡稱CAIE(原CIE), Oxford Cambridge and RSA Examinations 簡稱OCR, Assessment and Qualifications Alliance 簡稱AQA 和EDEXCEL等設計并組織,其得到了國際上的廣泛認可。該課程要求學生學習三門或四門主科課程并參加畢業(yè)考試,考試合格者即可進入大學就讀。
也許是因為英國是工業(yè)革命的發(fā)源地,英國的大學錄取有嚴格的分數(shù)線,包括IB的成績要求,AL的成績要求,基本上不會要求個人活動,個人陳述這些東西。所以考試成績非常重要。而AL課程在這方面的設計也很好,先由iGCSE幫助學生準備進入AL課程,進入AL課程從第 一年AS到第二年A2之間的螺旋上升和知識上對學生的支持非常好,而且清晰這是AP和IB DP都不具備的。單獨學科內容上,AL學科內容也是廣泛涉獵,與應用之間的連接合適。這兩點都深刻的體現(xiàn)出英國各個考試局的底蘊和嚴謹。
從申請英國大學的角度,利用UCAS系統(tǒng),學生提交自己的成績和預估成績,老師填的也是預估成績,成績最重要,實際上UCAS界面上沒有學生活動的版塊。(不像在美國大學的面試那么流行,只有藝術建筑等專業(yè)和牛津劍橋這樣的學校會有面試)。無論是用AL、IB DP還是成績單申請,大學預錄取會有清晰的給出最終成績要求,如果等成績公布沒有達到分數(shù)線,預錄取的也變成是不錄取。只能轉而去尋求其他大學的補錄。從大學錄取的角度,英國大學又是最像高考錄取的。
(不像美國高等大學的面試那么頻繁,只有牛津劍橋這樣的學校會有面試的環(huán)節(jié))所以無論是用AL、IB DP還是成績單申請,大學預錄取會有清晰的成績要求,如果沒有達到分數(shù)線幾乎就沒有機會了,只能轉而去尋求其他大學的補錄。從大學錄取的角度,英國大學又是最像高考錄取的。
無論哪一個國際課程,其實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是提供了至少幾十門課程的選擇,這是學子們的福利。因為在選擇課程的時候要求對自己,對自己的未來開始有清晰的認識和想法。這個遠眺未來,并自我認知的過程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對于從身心上趨于成熟,體力上進入頂峰期的青年們是開啟獨立面對社會的關鍵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