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要消滅一個民族是消滅他的語言。古往今來,先進與落后,文明與野蠻,各種征服與被征服的故事輪番上演。武力可以讓國家和民族消亡,但真正要統(tǒng)治一個地方,則需要語言和文明。
(圖片來自網絡)
當今世界,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口較多的語言,而流通較廣的語言卻是英語。幾百年前,隨著英國日不落帝國的腳步,英語傳遍五湖四海。近年來,隨著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全球各地“孔子學院”接連興建,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可以說,未來要成為全球化的人才,熟練掌握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可謂“如虎添翼”“錦上添花”。
遺憾的是,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卻仿佛天生“相克”,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曾感嘆:“要想把中英文都學成母語的程度幾乎不可能。”對于中國孩子來說,學好英語遠沒有學好數(shù)學、物理、化學那么容易。究其原因,較重要的是漢語和英語在發(fā)音、語法、表達習慣等方面差距巨大。例如:中國人在發(fā)一些母語里沒有的音時,難度很大,包括英語里的清輔音、咬舌音、后鼻音等。
中國家庭對于英語教育的投入不可謂不大,“中國合伙人”的新東方成為中國教育在紐交所上市的第一股;據品途智庫預測,2018年中國在線英語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571億元人民幣,年均超20%的增速也使得這個未來千億級市場指日可待。
此時,更純正的英式發(fā)音、浸潤式的英語專業(yè)教育對于中國家長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
來自英國的中國香港凱莉山學校的EAL (English as an Additional Language,以英語為外語)課程正是中國孩子英語大飛躍的“通關法寶”。中國香港凱莉山是一所源于英國凱莉山的貴族學校,他們根據英國國立課程中的英文科,特別編制了獨有的“凱莉山EAL課程”,專為母語非英語的幼稚園及中小學生量身定制。
與國內學校和校外輔導機構的不同是,EAL課程不把英語作為一門“知識”來硬性灌輸,也不要求孩子死記硬背各種語法單詞。對英語的學習重點不是“學”,而是“用”,在游戲中使用英語,在生活中使用英語,“保護”孩子對英語的興趣。
EAL課程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分級教學,從幼稚園階段學童開始,珍惜孩子語言輸入的“黃金期”,重點放在孩子對英語的體會和發(fā)音,磨出好“耳朵”,培養(yǎng)好“語感”。
我們的身邊常有這樣的孩子,學英語很刻苦,聽、讀、寫成績都優(yōu)異,可“說”起英語來就覺得別扭,還像說中文,這就是英語“語感”的重要性。好的“語感”是學好英語的基礎,有了好的語感,接觸英文單詞、語法、長句、文章時,才能夠飛速起步,后發(fā)先至。
據來自杭州的Jimmy小朋友媽媽介紹,Jimmy三歲進入中國香港凱莉山國際幼稚園,入園前英語“零”基礎,家人一直擔心孩子進入全英文的幼稚園跟不上進度。沒想到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孩子已經能理解老師和同學的意思,能融入集體;不到一年,Jimmy可以熟練聽說日常英文,并能自如地和同齡英國孩子交流。Jimmy媽媽激動地說:“中國香港凱莉山‘練’出了孩子標準倫敦腔,這筆學費交的真值!
和Jimmy媽媽有同樣感受的不在少數(shù),中國香港凱莉山成立以來,EAL課程已讓千余名學生受益。學生們普遍學習EAL課程未滿一年,就能用英語熟練地自我表達、順暢溝通。實踐證明,該課程能有效地讓學生短時間內適應英語學習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