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遠播教育舉辦的2020IEIC國際教育創(chuàng)新在線峰會•上海站,今天晚上在線上完美落幕!
本次峰會的直播間匯集了包括:包校吳子健、平和萬瑋、協(xié)和盧慧文、教育專家陳默、心理學博士張怡筠、復旦女神沈奕斐等諸多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大咖。
他們以“點燃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峰會主題展開直播講座,針對目前學生家長較為關心的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各階段的規(guī)劃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分享,為直播間的觀眾們帶來了一場教育知識的盛宴。
在峰會中,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校長吳子健在直播間為大家?guī)砹酥黝}為《特殊時期,如何安排孩子學習、心理成長和個性發(fā)展》的演講。家長們在彈幕中表示,這是這段時間以來較不知道怎么解決的問題,今天聽吳校長的演講收益頗豐。
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他分享的精彩內容:
▲吳子健校長的直播間實況截圖
演講嘉賓
吳子健
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校長;
40余年教育經驗,特級校長;
上海市九年一貫制教育專業(yè)管理委員會主任;
上海市民辦中小學協(xié)會副會長;
華東師范大學(分數(shù)線,專業(yè)設置)青少年發(fā)展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上海市建青實驗學校前校長;
具有幼兒園、小學、中學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經驗,從九十年代起從事教育國際化與雙語教學的實踐與研究。
演講內容
今天,吳校長的主題演講主要圍繞以下幾個重點,這段時間以來家長們較關心的問題莫過于此了吧——
第一、從動人事跡中堅定“今日興學、為明日中國;今日興教,為明日世界”的信念;
第二、從海量信息中培養(yǎng)的創(chuàng)造力;
第三、從居家生活中發(fā)展孩子的各種潛能。
那么關于這些,我們來看看吳子健校長是如何展開的~
▲吳子健校長
以下是吳子健校長的演講內容:
今年的春節(jié)假期對所有學生來說,應該是一次不同尋常又難忘的經歷。舉國上下,因為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而緊緊團結在一起,同呼吸、共命運。
特殊的假期,特殊的春節(jié),給每個孩子上了一節(jié)特殊的成長課,同時,也為全人教育的實踐提供了的社會大課堂。
對我們所有人來講,這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也是對包校“發(fā)展全人教育,傳承中華文化,拓展國際視野”三大辦學使命的一次大考。
包校的核心價值觀是“仁、義、平”,價值觀教育是重中之重,我一直認為,中小學階段的學生是價值觀和任何形成的關鍵階段。特殊時期,對孩子的價值觀的培養(yǎng)和教育更加重要,所以從疫情防控,我們可以做到三點。
01 堅定“今日興學、為明日中國;
今日興教,為明日世界”的信念
包玉剛學校的辦學理念是“全人教育”,辦學目標是“今日興學、為明日中國;今日興教,為明日世界”,因此對我們家長來講,要引導孩子通過學習模范,常懷感恩之心。
傳承中華文化就是要學習與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中華民族是歷經磨難、不屈不撓的偉大民族,中國人民是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人民。什么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包校師生在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的卓越表現(xiàn),充分展示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
要了解動人事跡,可以讓孩子通過視頻或其他途徑,知道我們中國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現(xiàn)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以及展現(xiàn)的負責任大國形象,是得到了國際社會高度贊譽的。170多個國家領導人和40多個國際和地區(qū)組織負責人以電話、信函、聲明等方式對我國表示慰問和支持。這都是可以給孩子們進行拓展國際視野的非常生動的事例。
我講一個對我印象很深刻的事例,2月11號,中國音樂家許忠發(fā)起全球接力倡議,集合各國交響樂隊和歌劇院,用音樂助力中國人民和海外華人。
我為什么要介紹這個故事呢?因為上海國際青少年管弦樂團于2014年由鋼琴家、指揮家許忠先生與包玉剛實驗學校的副理事長包文駿先生共同創(chuàng)辦,它是國內目前的類似海外節(jié)日樂團模式的組織,樂團致力于為非專業(yè)、熱愛音樂的青少年提供樂團訓練、國際交流的機會。
包校的學生管弦樂團的同學與上海其他國際學校的同學一樣,也是上海青少年管弦樂團創(chuàng)辦時的成員之一。
我講的這幾個故事,就是為了讓孩子們在特殊時期更多地了解動人事跡,對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很有幫助的。
02 從海量信息中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
在歷史上瘟疫造就了偉大了物理學家,那一個人便是牛頓。
1665年,牛頓就讀于劍橋三一學院,倫敦發(fā)生了鼠疫,導致了上萬人的死亡,此時的牛頓被迫回到了家中進行隔離,在家中進行隔離期間,這是牛頓難得靜心學習的時間。
隔離期間,牛頓發(fā)現(xiàn)了許多偉大的物理學定律,二項式定理、光的分解、流數(shù)法,第一、第二定律和引力定律都是在那個時候發(fā)現(xiàn)的。
所以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因為在這場防控阻擊戰(zhàn)中,全社會都從生物學、醫(yī)學、社會學、法學、物理學、化學以及心理學等方面進行研究,就連口罩的功能與戴法都成了普通老百姓較關心的話題。
我的太太也是一名醫(yī)生,以前我經??吹剿髦谡?,但是我不知道原來口罩還有不同的類型不同的作用。就從研究口罩的物理學、法學,我認為就可以讓孩子們發(fā)現(xiàn)新問題,研究新問題。
創(chuàng)新的動力源自于遇到新問題、面臨新挑戰(zhàn),如果我們在線上教學中充分運用這方面的資源,就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能力。
正如愛因斯坦說過,“好奇心、想象力能在正規(guī)教育中幸存下來,簡直就是一個奇跡。”在目前這個階段,我想愛因斯坦這句話更有意義了。
現(xiàn)在我們開展線上的教學,但是線上的教學和線下的教育還是有一定的差別,畢竟老師和孩子們互動、交流、合作受到了空間的限制。所以在目前這個階段,進行創(chuàng)新的研究,這本身就是一堂生動的課程。
有人開玩笑說,這次疫情的防控阻擊戰(zhàn),讓人工智能比我們所想象的更快進入了我們的學校和家庭。
另外,在目前階段,給孩子提供有價值的教育也非常重要。“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和家長的配合支持是分不開的,當然通過網絡來傳遞滿滿的正能量是很重要的。
前不久,在網上有個點擊量超過十萬的報道《兒子眼里的李蘭娟院士》,這就是我們包校高一學校周子皓和其他同學一起發(fā)起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國界壁壘,傳遞信息,這篇文章對于李蘭娟院士的報道和了解有著自己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做了非常大的工作。
另外,包校有一個FieldStudy社團,發(fā)起了為武漢醫(yī)院籌款的活動。在這場沒有彩排的與時間賽跑的捐贈行動中,共有40多位同學全心投入。大家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用了短短幾天的時間籌集了16萬余元的善款。
而在籌款后近一個月的時間里,F(xiàn)ield Study的成員們用他們的高效、專業(yè)和高度的責任感,對200多家國內的醫(yī)療用品生產廠家以及部分海外廠家進行逐一聯(lián)絡、嚴格篩選、建立合作。
先后為湖北、上海、安徽、福建、河南、山東、江蘇、云南等省市所轄近20個城市中的40多所醫(yī)院/科室/中心,捐贈了共計613箱各類防疫物資。在做成這件事當中,也是對孩子的組織能力、合作能力、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
還有一個故事,包校有一個七年級的孩子和一個四年級的孩子,那時候正好在海外和媽媽一起度假,用一周時間籌集了大量N95兒童口罩和防疫物資,并利用“人傳人”的接力方式將所有東西順利送至湖北的指定醫(yī)院。
03 在居家生活中發(fā)展孩子的各種潛能
如何在居家生活中如何發(fā)展孩子的各種潛能,是我們當前完全可以做到的重要工作。在這里,我給大家介紹一根跳繩的故事。
包玉剛先生的座右銘是“持恒健身,勤儉建業(yè)”。他認為身心健康是建立事業(yè)的基礎,在生前,他堅持每天跳繩100次,游泳15分鐘,從不間斷。
包玉剛先生把跳繩作為禮物送給各國,包括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借以提醒健身的重要性。跳繩也代表了包玉剛先生儉樸正直的人生態(tài)度,以及勤奮創(chuàng)業(yè)、愛國愛港的精神。我們包校的每個學校都有一根跳繩,我們把跳繩作為傳統(tǒng)的體育項目。
我建議特殊時期,孩子可以保持一定的室內活動,這不止是為了增強孩子抵抗病毒的能力,也能讓孩子在線上學習的時候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這是高中部體育組組長Jon Kavanagh老師的部分動作示范,他把體育運動錄制成視頻。
雖然現(xiàn)在是線上教學,但居家學習不是放假。家長可以針對孩子的課程安排制定作息時間表,合理安排學習、休息、活動的時間。
在居家生活中,也可以發(fā)展孩子的各種潛能,比如我們包校小學部的同學們不僅關注疫情,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還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手抄報、繪畫作品、書法作品;五年級的李亦桉同學創(chuàng)作了詩歌;三年級的王泰升同學給奮戰(zhàn)在一線的義務人員寫了信;二年級的方梓伊同學還創(chuàng)作了小視頻……這些作品或許稚嫩,但卻展示了包校小朋友們關愛社會的美麗心靈!
04 家長要關心孩子的生活,當好孩子的知心朋友
1.如何在疫情期間帶給孩子有價值的教育?
- 了解疫情,樹立科學觀念 ;
- 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 保持積極樂觀;
- 善良寬容,尊重他人;
- 敬畏“生命”;
- 看看各方呼吁
奧地利的生態(tài)學家勞倫茲在研究小動物發(fā)育的過程中首先提出了一個概念,他做了一個實驗——
小鴨子在破殼后不久,鴨媽媽會帶著它們四下走動一圈。從此以后把這個母鴨當作它們的媽媽??茖W家把這一現(xiàn)象稱為“印刻學習”。勞倫茲在小鴨子出生后的10-16個小時,不先讓它們看到母鴨,而首先看到勞倫茲自己。于是,有趣的事情發(fā)生了:小鴨子把勞倫茲當做了媽媽。
關鍵期的較基本特征是,它只發(fā)生在生命中一段固定的短暫時期。如小鴨的追隨行為典型地出現(xiàn)在出生后的24小時內,超過這一時間,“印刻”現(xiàn)象就不再明顯。
2.家長要當好孩子的第一任品格老師,積極觀察、記錄、分析并指導孩子的成長。
家長可以在家讓孩子適當?shù)膮⒓右恍┘覄談趧樱粌H可以鍛煉孩子,還可以增加與孩子之間的感情。這個過程,鍛煉了孩子歸納總結的能力;也進行了智力開發(fā)。
蘇聯(lián)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學校工作的十幾年經驗使我相信,勞動在智育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尖上。”
3.6到12歲是閱讀能力長足發(fā)展的黃金時期。
在這一時期,沒有什么比海量閱讀、提高閱讀能力的發(fā)展更為重要。一個孩子的聰明才智如同種子,需要條件才可以發(fā)芽生長。這個條件就是海量閱讀和動手動腦的游戲方式。以包校學生為例,他們能夠根據(jù)談話對象的需求靈活切換兩種語言。這既是語言能力的卓越體現(xiàn),也是尊重他人的具體表現(xiàn)。
的主持人白巖松曾在一檔《對白》的節(jié)目中提到:“在這個世界上我還沒有看到什么能比讀書是成本較低,收效較大的投資。”
建議大家充分利用家中的資源,多閱讀家中的實體書,即使是以前讀過的書籍,也可以再次拿起來,和爸爸媽媽一起閱讀,各自聊聊感想。親子閱讀有助于提高閱讀的流利度,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含義,明白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寒冬之后,必然會有春暖花開。
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目前較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做好學生本職,自律自覺在家。按照學校的要求,完成好學業(yè),鍛煉好身體,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和生活習慣,保持樂觀積極成長。期待孩子們早日重返校園!
錯過了本次教育展的家長們也不用擔心,有規(guī)劃需求的學生家長現(xiàn)在可以報名遠播教育3月28-29日舉辦的IEIC國際教育創(chuàng)新在線峰會•上海站。
另外,其他城市的家長也可以關注遠播接下來即將在9個城市舉辦的在線峰會:
每場在線峰會,遠播都將邀請國際學校和重磅嘉賓大咖,讓我們相約線上,足不出戶一站式解決規(guī)劃難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