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中眾多的國際學校,長沙國際化學校的發(fā)展近幾年才有所成長,在長沙為數(shù)不多的國際學校中,有這樣一所學校……
這所學校云集了二十余個國家和地區(qū)師生的學校,面積雖不大,卻小而精致;學院制的設置,讓人想起哈利波特的魔法學校。
撩開這所國際化學校的神秘面紗——長沙瑋希國際學校(Changsha WES Academy,簡稱CWA)
該校2010年落戶長沙,是由國家教育部正式批準設立的湖南省的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的外籍人員子女學校。2015年,該校成立雙語部(長沙縣瑋思學校),針對中國籍學生招生,致力于將好的國際課程同時服務于國內(nèi)的孩子。
目前,該校已經(jīng)成為一所覆蓋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四個階段,為3-19歲學生提供完整、專業(yè)的國際課程的學校。學校建校至今,秉持“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的終身學習者”的辦學理念,立足長沙縣域,服務全湖南,堅持為中外籍學子提供的國際化教育資源。
Q:國際學校與公辦學校有何不同?
A:公辦學校培養(yǎng)的孩子,主要未來是參加國內(nèi)中高考后升入國內(nèi)大學就讀,雖然也可以在畢業(yè)后通過一些渠道申請海外大學,但是相較于國際學校畢業(yè)的孩子會有更多的「水土不服」。國際學校由于從始至終采用國際化課程進行教學,講求中西結合的教學方式,根據(jù)學校的不同,有些可以直接取得海外的中學畢業(yè),有些可以同時拿到國內(nèi)和海外的畢業(yè)。同時,國際學校學生在申請海外院校時大多不需要在考取雅思托福等考試的分數(shù),更容易申請到海外的學校。所以,對于很多已經(jīng)計劃或有意向讓孩子大學階段出國求學的家長,會直接讓孩子進入國際學校就讀。
據(jù)悉,近幾年,該校通過設立四大學院、WES Studio(創(chuàng)客空間),組建STEM賽車隊伍,積極發(fā)展包括科技、信息技術、賽車、運動、藝術等各類課外活動,學校在素質教育方面碩果累累。
深入課堂
超有料的雙語特色課讓萌娃根本邁不開腿
一所學校辦的好不好,關鍵看它的師資和課程好不好。讓我們來親身體驗一下,該校的雙語活力音樂體驗課、雙語創(chuàng)意藝術體驗課以及親子探究課,還原長沙瑋希國際學校孩子們平時的課堂。
音樂課
音樂課老師是來自奧地利的Markus。這一堂中英“雙師”課堂上,小萌娃們年齡不大在Markus富有節(jié)奏和教學技巧的帶領下,全情投入,很快就學會了奧利地的一首全英文民歌。“能讓他們在這陌生的環(huán)境里,面對一群陌生人全神貫注上課的,正是這堂音樂課堂的魔力所在。”
雙語創(chuàng)意藝術體驗課
剛一來到美術教室,孩子們就被各種繪畫材料吸引,來自英國的Mark老師向孩子們亮出了“絕活”——水上作畫:先在腦海中想象要畫的圖案,接著將喜歡的水拓繪畫顏料滴入水中,并借助細細的繪畫棒在水中勾勒不同的圖案,較后將一張普通的A4紙放入水中,均勻按壓后,從水中拿出來,圖案就神奇的從水中“跳”到了紙上,一幅創(chuàng)意畫也就大功告成了。
超學科親子探究課
家長和孩子們一起探究了植物的生長過程。老師從“什么是植物”導入探究主題,接著引導孩子們思考“植物生長需要什么條件”。雖然小朋友的答案不完全正確,但是老師也給了大大的贊。在接下來的學習中,老師還穿插了相關英文單詞學習。在了解了植物生長周期后,萌娃和家長們又通過制作創(chuàng)意手工作品的方式,展示植物的7個生長周期。一堂探究課融合了科學、英語、美術等多個學科,讓孩子和家長們收獲滿滿,意猶未盡。
探校啟發(fā)
真正的國際教育是讓孩子更好地做自己
家長譚女士: “真正的國際教育是讓孩子能更好地做自己,讓孩子的天賦特長被發(fā)現(xiàn),被尊重和被放大;它是讓孩子學會去自己主動思考積極探究那些他們所好奇的未知;它是讓孩子從小去做一個獨立自主,既有思想又敢于去實踐的人。”
家長肖女士:“當孩子見識變廣、拓寬了視野接觸增多時,看了人生百態(tài)后,思考問題才不會固化,才會有海納百川的胸懷,有感受幸福的能力。”
培養(yǎng)孩子國際視野逐漸成為許多85后、90后年輕家長的剛需。相關報道顯示,從去年開始,有不少國際學校冒頭而出,不是已經(jīng)開設,就是在開設的路上,這種勢頭已經(jīng)從一線城市,慢慢延伸到二線、三線城市。
從城市發(fā)展需要來看,長沙作為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qū),近年來,外向型經(jīng)濟發(fā)展取得長足發(fā)展。業(yè)內(nèi)人士表示,外向性經(jīng)濟的發(fā)展迫切需要不斷提升全市教育國際化水平,以滿足社會各類人才對國際教育資源的需求。
“作為傳統(tǒng)教育的補充和延伸,未來,我們希望在長沙涌現(xiàn)出更豐富多樣的國際教育供家長選擇。”家長們一致表示。
校長訪談
「讓學生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Q:您在與家長的互動交流中,多次提及了community,這是學校的校園文化理念嗎?它具體有什么含義?
A:在我們學校建校十周年時,學校提出了一句新的口號,即“we are family,we are community”。作為Community,在所有的IB學校都會翻譯為學習者社區(qū),但是它還有一個更高層次的含義,叫做“共同體”。在我們學校有來自全世界21個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老師和學生,在這樣的一個共同體當中,我們會互相學習,彼此融合,所以,這句話的中文翻譯叫做“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我們希望不同文化背景在學校里面保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大家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另外,它還有一層含義,就是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我們要尊重他個性的發(fā)展,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天性,希望每一個孩子具有不同的特色,在我們學校充分展示它自己的美,并且能夠在這個大環(huán)境之下互相融合。
Q:雖然咱們學校是一所國際范很足的學校,但是我留意到,學校特別重視對中國籍孩子傳統(tǒng)文化的培養(yǎng),作為執(zhí)行校長,您是出于一種什么考慮呢?
A: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國是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視野,應當幫助他們了解、認同自己的文化,擁有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民族自豪感基礎之上。相反,如果一個對自己母語文化一知半解的中國籍孩子,未來即使進入西方國家學習生活,亦不免成為漂萍,其文化的缺憾是顯而易見的。
Q:作為長沙公辦教育的重要補充,咱們學校的教學特色有何不同?
A:學校擁有優(yōu)秀卓越的國際化專業(yè)教育團隊,以IB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為核心,通過探索學習、思辨教育、創(chuàng)意教學,打造真正意義上的個性化、創(chuàng)新型的現(xiàn)代化國際教育模式,培養(yǎng)和成就勇于面對未來挑戰(zhàn)的思辨型國際精英人才。
家長感悟
湘水之畔成長起來的瑋希國際學校早有耳聞,聽說那是另一個讓孩子們擁有豐富多彩生活和視角的教育環(huán)境。這次跟隨長沙晚報家長學院準備的快樂大巴車終于一探究竟。
巴士車穿過一條條商家云集、繁華熱鬧的街道,到達時的瑋希卻“鬧中取靜”,典雅莊重的歐式校舍悠然地佇立在高樓掩映間。承接待我們且導游的是來自本校的學生,一位15歲的世界射箭亞軍,他顏值在線,才藝全能且彬彬有禮。家長們看著這樣的孩子很自豪。
因周末,學校比較安靜,感觸較深的是學校用學生的作品裝點校園,每間教室教材器械并非完美嶄新的陳設,都是孩子們在此學習使用過的痕跡。
瑋希學校根據(jù)兒童年齡特點設計了很多好玩有趣的課程。課程中,讓孩子們說出自己較想說的話,動手繪出自己的夢想,每個同行小伙伴積極參與并體驗。課堂上老師帶給孩子們上課除了流暢的英語技能外,更專注培養(yǎng)孩子們敏銳的創(chuàng)意感和藝術感覺,讓孩子獨立思考和表達自己。午餐過后,帶著女兒在校園匆忙穿行,紅磚墻的房子在綠樹掩映下,散發(fā)著迷人的魅力。似乎對那位彬彬有禮的學生“導游君”有了更深的理解,成風化人 潤物無聲,你的洋氣并非與生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