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B的教育理念里,教育者不僅要看到“今天”,還要展望“未來”,要幫助孩子們發(fā)展應對未來挑戰(zhàn)的底層能力,而不僅僅是著眼于培養(yǎng)解決當下問題的能力。因為,明天的世界,與今天不同。——摘自第四屆IEIC·深圳峰會演講David Swanson校長
11月7日,第四屆IEIC國際教育創(chuàng)新大會·深圳峰會圓滿落幕!本次大會以“守望教育初心·成就孩子夢想”為主題,匯集了眾多教育界大咖、專家學者、學校校長等,以創(chuàng)新化、國際化、專業(yè)化視角深度探討各類教育熱門話題,為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教育問題答疑解惑,立足當下,共話未來。
在本次大會上,深圳市南山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校長David Swanson先生為大家?guī)砹酥黝}為《為什么選擇IB國際課程?》的演講,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他分享的精彩內(nèi)容。
David Swanson
深圳市南山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校長
David校長耕耘教育行業(yè)超過 20 年,其中九年任職學校領導和管理層,他擁有明尼蘇達大學的化學學士學位,伊利夫神學院的神學碩士學位,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的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新澤西學院的國際學校領導力深造,同時具有科學學科老師和校長的資質(zhì)。
David校長堅信國際課程的理念和方法,自 2001年以來,他曾在埃及、泰國、韓國、約旦、越南和中國的國際學校工作,熱衷于將科技整合于教育中,并渴望通過科技來改變教育。
大會上,David Swanson校長的主題演講主要圍繞以下兩個方面,對IB國際課程的教育特點展開了深度討論:
1.IB國際課程的教育理念
2.IB國際課程的教育方式
1IB國際課程的教育理念
我來自于深圳市南山外籍人員子女學校,這是一所從幼兒園到高三的一貫制IB國際課程學校,也是深圳一所獲得IB全學段認證的國際學校。學校教職員工都非常積極、熱誠地傳達IB教育理念,今天我想與大家探討的主題正是:為什么選擇IB國際課程?
▲摘自嘉賓演講PPT
每個家長都有自己對教育理念的看法,大家會用自己當年所受的教育經(jīng)歷來比較現(xiàn)在的教育體系。在IB的教育理念里,教育者不僅要看到“今天”,還要展望“未來”,要幫助孩子們發(fā)展應對未來挑戰(zhàn)的底層能力,而不僅僅是著眼于培養(yǎng)解決當下問題的能力。因為,明天的世界,與今天不同。
▲摘自嘉賓演講PPT
上圖就是IB國際組織的宣言,IB的教育目標不光要培養(yǎng)勤奮好學、知識淵博、富有愛心的年輕人,而且要鼓勵他們通過多元化的文化理解和尊重,為開創(chuàng)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貢獻自己的力量。
IB國際是一個全面化的教育理念,我們要培養(yǎng)的學生不光是成績好,掌握各種技能,還應是一位全方面發(fā)展的學生。根據(jù)IB國際的教育理念,我們對國際課程學習者有十大培養(yǎng)目標:
堅持原則
懂得關愛
勤于思考
積極探究
胸襟開闊
知識淵博
勇于嘗試
及時反思
善于交流
全面發(fā)展
以前很多家長的教育理念都比較傳統(tǒng),主要關注學生學科知識的學習,但是現(xiàn)在這種教育理念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孩子未來學習和工作的能力要求,即軟實力方面的能力要求。無論是生活中、工作中,還是與人交往中,這些軟實力才是孩子們在未來取得成功的秘訣。
我們主要關注5個方面的軟實力培養(yǎng),這也是一個成功者所需要具備的最重要的軟實力,分別是:思考能力、社交能力、溝通能力、研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這些軟實力的培養(yǎng)都與學科學習“硬實力”的培養(yǎng)一道放入教學大綱中,滲透在學生每一天的學習生活中。
現(xiàn)代社會,很多問題都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找到“答案”,這些“答案”是否正確呢?這個判斷過程需要我們進行批判性思考,而批判性思維就是軟能力的一種,將在未來幫助學生做出正確的選擇。
2 IB國際課程的教育方式
IB國際課程體系是通過什么方式來教育孩子呢?簡言之,IB教育是基于探究式的學習。
在IB的教育方式下,老師不會刻板地把知識點灌輸給學生,而是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問各種各樣的問題,同時老師也會引導性地提各種各樣的問題,大家進行討論、探究,從而幫助學生加深對這一課題內(nèi)涵的理解。
在IB的教育理念里,調(diào)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孩子們要主動地學習,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對學習內(nèi)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這種主觀能動性不僅適用于求學階段,當學生走出校園進入社會,開始工作的時候,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學生會有更好的對自己生活的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是走向未來成功的第一步。
在IB教育理念里,注重團隊協(xié)作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很多學科內(nèi)容的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都是要跟同伴一起在團隊協(xié)作中完成的。
未來孩子們進入社會也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所有工作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是一個必備的軟能力,這個能力不應該等到孩子們步入社會再在與他人的摩擦中摸索而來,而是應該從小在安全的、沒有負擔的校園環(huán)境中進行培養(yǎng)和塑造。
除此之外,在IB教育理念里,我們也非常注重概念性的理解,學生不僅要掌握表面上的內(nèi)容,記住結(jié)論,還要深入了解它的深層內(nèi)涵、底層邏輯。
以歷史為例,我們不只是告訴學生們某一天有什么事情發(fā)生,比如學習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我們要告訴學生為什么會發(fā)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二戰(zhàn)帶給全世界什么樣的影響?
學術(shù)很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要培養(yǎng)的是學生學習的綜合能力。有研究表明,在升入海外大學的學生里,通過IB國際課程學習進入到大學的學生是最容易獲得大學學習的成功的。
在中國成長的孩子,如果只了解中國的國情和文化是不足以面對未來全球競爭的,我們還要幫助孩子們擁有全球視野,做一個合格的、優(yōu)秀的全球公民。
在國際教育領域有著豐富經(jīng)驗的深圳市南山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校長David Swanson先生,通過介紹IB國際的教育理念與方式為我們帶來了《為什么選擇IB課程體系?》的主題分享,希望能夠給家長們在規(guī)劃孩子的教育路徑時帶來新的啟發(fā)!